![]() ![]()
负责人:刘先生 手机:+86-13719335639 邮箱:gzjs168@163.com juchuang168@sina.cn QQ:472511220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中231号 |
![]() |
首页 > 最新动态
公路文化是劳动者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公路文化存在于社会文化之中,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公路文化与社会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公路文化既有社会文化所赋予的共性、普遍性,反映社会文化整体的、基本的性质,又有公路行业相对的个性、特殊性,它依赖社会文化而存在和发展,丰富和完善了社会文化。公路文化以其自身的个性、特殊性,既是公路的技术发展状况、管理状况及道路条件的体现,也是公路职工行为方式、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的反映。加强公路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公路行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公路发展史,每一个发展过程、每一次飞跃无不伴随着科技进步。要发展公路文化,实现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现代化,更离不开现代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近20年来,我省广大公路科技干部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红粘土修建加筋墙、旧沥青材料再生利用、远红外加热沥青技术、阳离子乳化沥青试验推广技术等,为降低公路建设和养护成本,延长公路使用周期,提高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出了积极贡献。 公路作为商品流通的渠道,社会交往的纽带,对外开放的窗口,其等级标准、视觉景观、管理水平,都鲜明地反映了公路文化的发展程度。公路养护管理水平还直接决定着运输车辆的经济效益和人们的旅途生活和环境。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改善和提高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水平,我省多年来在抓科技兴路的同时,高度重视公路养护管理中的科学化、规范化。按照“建养并重,强化管理,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依法治路,保障畅通”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交通部《科学养护与规范化管理纲要》,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同时,根据我省地处山岭重丘区四级和等外公路比重较大的实际,有重点、有计划地在国道省干线公路上大力推行GBM工程,进行公路标准化、美化和管理规范化建设,以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抗灾能力和服务水平。GBM工程建设使公路实施标准化后实现了公路的畅、洁、绿、美,基本达到路、景、物交织协调,构成流畅安全、舒适、优美的公路交通环境。在这样的公路上行车,具有“人在车上坐,车在画中行”之感,而且车速每小时平均提高15至20公里,车辆油耗减少15%左右,运输成本降低20%以上,交通事故也大为减少,增强了公路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此外,还加强了路政管理,依法治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维护好路产路权,保障公路畅通。 公路文化伴随着公路事业的形成发展而走向成熟,公路职工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丰富、发展了公路文化。公路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有责任探索、研究公路文化,从文化高度来审视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在职工中灌输公路文化意识,向社会广泛宣传公路文化的社会作用,逐步确立公路文化的地位,用公路文化引导社会认识公路事业的功能,用公路文化激发职工热爱本职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自尊、自爱、自强的事业心,推动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 |
|||
![]() |
公路文化是劳动者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公路文化存在于社会文化之中,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公路文化与社会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也就是说,公路文化既有社会文化所赋予的共性、普遍性,反映社会文化整体的、基本的性质,又有公路行业相对的个性、特殊性,它依赖社会文化而存在和发展,丰富和完善了社会文化。公路文化以其自身的个性、特殊性,既是公路的技术发展状况、管理状况及道路条件的体现,也是公路职工行为方式、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的反映。加强公路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公路行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纵观公路发展史,每一个发展过程、每一次飞跃无不伴随着科技进步。要发展公路文化,实现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现代化,更离不开现代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近20年来,我省广大公路科技干部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红粘土修建加筋墙、旧沥青材料再生利用、远红外加热沥青技术、阳离子乳化沥青试验推广技术等,为降低公路建设和养护成本,延长公路使用周期,提高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出了积极贡献。
公路作为商品流通的渠道,社会交往的纽带,对外开放的窗口,其等级标准、视觉景观、管理水平,都鲜明地反映了公路文化的发展程度。公路养护管理水平还直接决定着运输车辆的经济效益和人们的旅途生活和环境。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改善和提高国道省道干线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水平,我省多年来在抓科技兴路的同时,高度重视公路养护管理中的科学化、规范化。按照“建养并重,强化管理,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依法治路,保障畅通”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交通部《科学养护与规范化管理纲要》,制定实施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同时,根据我省地处山岭重丘区四级和等外公路比重较大的实际,有重点、有计划地在国道省干线公路上大力推行GBM工程,进行公路标准化、美化和管理规范化建设,以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抗灾能力和服务水平。GBM工程建设使公路实施标准化后实现了公路的畅、洁、绿、美,基本达到路、景、物交织协调,构成流畅安全、舒适、优美的公路交通环境。在这样的公路上行车,具有“人在车上坐,车在画中行”之感,而且车速每小时平均提高15至20公里,车辆油耗减少15%左右,运输成本降低20%以上,交通事故也大为减少,增强了公路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此外,还加强了路政管理,依法治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维护好路产路权,保障公路畅通。
公路文化伴随着公路事业的形成发展而走向成熟,公路职工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丰富、发展了公路文化。公路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有责任探索、研究公路文化,从文化高度来审视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在职工中灌输公路文化意识,向社会广泛宣传公路文化的社会作用,逐步确立公路文化的地位,用公路文化引导社会认识公路事业的功能,用公路文化激发职工热爱本职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自尊、自爱、自强的事业心,推动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